在宁夏吴忠市红寺堡区柳泉乡柳泉村,村民在采摘黄花菜(2020年7月7日摄)。
新华社记者杨植森摄
新华社记者王磊、张亮、靳赫
九曲黄河出甘入宁,一路折而向北,造就了富饶的河套平原,也留下了宁夏中部干旱带近在咫尺却“望黄兴叹”的千年渴水遗憾。人迹罕至的荒凉让这里曾长期作为炮兵部队训练的靶场。上世纪90年代包養,国家在此实施的扬黄工程奋力一举,将黄河水提升300多米,流淌进这片名为红寺堡的荒原。
自此,这个与黄河擦肩而过的荒原迎来新生。23年间,陆续有23万人从西海固地区移民至此,艰苦创业求生存,脱贫致富奔小康,将昔日炮兵靶场变成了美丽宜居的全国最大易地生态移民安置区。踏上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新征程,位于宁夏吴忠市的红寺堡区干部群众“兵不卸甲,鞍不离马”,锚定建设全国易地搬迁脱贫致富示范区的目标,奋楫乡村振兴,逐梦共同富裕。
产业迭代记:突围发展瓶颈
初冬时节,西北旱塬上寒风凛冽,而在红寺堡驻村6年的苗军今年却怎么也找不到冬闲的感觉,他牵头成立的黄花菜合作社每天不停歇地向各地客商供货。黄花菜,这个助力红寺堡脱贫的特色产业,如今正蝶变为增收富民新“引擎”。
“产业规模就这么大,亩产已基本稳定,想继续从黄花菜里挤出‘增收油’,只能向产业升级要答案。”红寺堡区农技推广中心副主任王锐说。今年,红寺堡建成了黄花菜大数据交易中心,万吨深加工生产线投产运行,有了产业链和定价权,红寺堡的菜农们底气十足。
在苗军的带动下成为种植大户的马六八,今年靠10余亩黄花菜收入15万元。往年被菜贩子“拿捏得死死的”他终于扬眉吐气一回:“黄花菜采摘期短,一开花就掉价,菜贩子每年掐着日子来压价收购。今年区上引进了水发集团这样的大企业,用良心价保底收购,菜价一下就上来了。”
乡村要振兴,产业是基础。黄花菜产业包養升级之路是红寺堡诸多特色产业的一个缩影。吴忠市委常委、红寺堡区委书记丁建成说,我们定下了农村居民收入增速高于城镇居民、脱贫户收入增速高于农村人均水平这“两个高于”的目标。扶贫阶段种几亩地、养几头牛的传统产业模式难以支撑这样的增收目标,必须走质量增收、绿色增收、品牌增收的新路子。包養
新路子要有新理念带。位于罗山脚下的红寺堡是贺兰山东麓酿酒葡萄的黄金产区,但酿酒的不会卖酒,这里的葡萄酒连续五年获国际大奖,却走不出“酒香也怕巷子深”的窘境。红寺堡转变观念发力市场端,政府牵头注册公共品牌,成立国有资本运营公司,举办葡萄酒商大会。在7月份举办的葡萄酒商大会上,仅仅3天,红寺堡与各地酒商的签约金额就已经近亿元。
新路子还要靠新农人蹚。新台村大学生“羊倌”马军在武汉拥有一家年营收800万元的咨询公司,2020年因疫情暂时无法返回武汉的他索性在老家搞起了养殖。专职做商业咨询的马军很快就重塑了新台村的养殖模式。“传统养殖供商超的模式发展空间有限,我主要做家庭会员制,为客户订制高端肉品。预计明年我能帮村里养殖户高价销售1万只羊。”马军说。
枸杞、红酒、肉牛、滩羊……红寺堡在发展特色产业时更加注重生产与流通并举,培育与提升并行,用高质量发展鼓起农民钱袋子。今年上半年,红寺堡农民人均收入实现了12%的增幅。
乡村美颜记:打破“颜值”焦虑
“你们应该夏天来,冬天的村子不好看。”电话那头,海成军对记者的采访起初还有点“抗拒”。他是红川村村支书,遗憾记者冬天来采访看不到最美红川。然而当记者驱车驶入红川村时,“不在颜值巅峰”的村容村貌还是让人眼前一亮。
白墙灰瓦的砖房依地势鳞次栉比排开,屋顶上的太阳能板反射着冬日暖阳,硬化的水泥路干净笔直。身着亮橙色制服的环卫工人骑着保洁三轮车沿路巡逻,不放过一个烟头和纸屑。
“人改变环境的力量能有多大!”20多年前第一批进驻红寺堡的干部李吉感慨道:“我第一次来红寺堡时,这里是一望无际的沙丘。屋里的窗台一天不擦就是一层沙,而现在连路上都看不到沙了。”
在荒原上要种活一棵树,维护一片净,要比其他地方多花数倍精力。红寺堡开发的前20年,当地干部带领移民战风沙、斗干旱,累计人工造林124万亩,实现了“人进沙退”的生态逆转。脱贫后,红寺堡开始在厚植20年的生态基础上谋划“由绿向美”升级,“红黑榜”“红黄牌”“积分制”等工作机制一级抓一级,传导压力,激发动力。
“乡上每个月都要给各村打分,得分高的上红榜有奖励,得分低的拿黄牌被警告。”海成军起初压力很大,老百姓有的爱干净,有的不讲究,要让村容村貌整洁美观,关键要想办法激励“后进生”,“积分制”应运而生。
走进红川村“积分超市”,货架上的洗衣液5分一袋,洗手液3分一瓶。这个“分”并不是现金计量单位,而是要村民通过出义务工美化庭院、维护卫生环境等文明行为赚得。
每天早上5点多,38岁的村民马金莲都要赶在家人起床前把屋里屋外打扫干净。今年她家被村上评为“美丽庭院”,积分账上赚了300分,她一气儿从“积分超市”兑换了一大堆日用品。
“邻居们看我大包小提地从村‘积分超市’往家里搬东西,都心动得不行。如今我这‘洁癖’也传染了他们,大家比着谁家院子干净,谁家窗子明亮。”马金莲说。
从荒原向菜园、果园、花园、公园步步升级,从3个样板村向14个重点村、全部64个村庄以点带面,红寺堡在提升“颜值”上不搞盆景,不撒包養網胡椒面,走出了一条注重品质和获得感的乡村“美颜”之路。
追求“颜值”,可红寺堡并非肤浅的“颜值控”。亮面子,美里子,最重要的还是富“脑子”。在妇女文盲率一度较高的玉池村,如今既喂得了牛羊、又品得了诗歌的“女文青”越来越多。用文学改变自己命运的“拇指作家”、全国人大代表马慧娟,在村里创办了“泥土书香读书社”,农闲时间组织妇女们识文断字,吟诗作对:“腹有诗书气自华,日子越过越好,村里的姐妹们也渴望‘诗和远方’。”
移民融入记:走出认同困境
扶贫热播剧《山海情》中,黄轩饰演的基层干部马得福用“人有两头根”的道理劝说涌泉村整村搬迁的场景令人泪目。现实中,“断根”与“扎根”正是易地扶贫搬迁最难处理的一层关系。红寺堡23万人来自西海固400多个村子,如何“断根”“扎根”,如何融入融合,这里进行了深入的探索。
“在红寺堡,宗族关系等传统上影响村民行为的人情关系因为移民重组而消失。”红寺堡区公安分局政委张银伏说。
现代化的乡村治理模式不断探索完善:加强基层组织建设,完善人民民主程序,“轻装上阵”的红寺堡因势利导,向民主、法治要治理效能。
在红寺堡农贸市场经营百货店的王飞遇到一件烦心事,妹妹和未婚夫共同生活两年后分手,男方家嫌女方彩礼退得少,隔三岔五到店里搅闹。“这种事若发生在非移民村,村里的长辈就会出面调解。但移民区村民相互不熟悉,需要外界提供更多‘润滑剂’。”红寺堡镇派出所所长王瑞东说。
“润滑剂”之一,就是“菜单式调解”。红寺堡把辖区内的各种调解力量集结汇编成“菜单”,由当事人自主选择调解员。男方家属再一次来闹后,王飞报了警。在社区警务室,他从“菜单”上挑选了“看着脸熟”的社区工作者张桓志作为调解员。
“选他是因为我们都在一个社区居住。说情理,算细账,在调解员的帮助下,一下午我们握手言和。”王飞说。
“吾心安处是故乡”,这是红寺堡人挂在嘴边的一句话。如何实现“心安”?红寺堡人还有一句不常挂嘴边但却融入寻常日子的话:“能当家处便是家”。23万移民十里不同风,百里不同俗,磕绊与摩擦在所难免。红寺堡以规范村民代表会议制度为抓手,变“替民做主”为“由民做主”。
今夏大河村遭遇大旱,当地政府拟对遭灾村民给予补贴。给谁不给谁,标准怎么定,村民们都盯着这份补贴名单。10月,村里召开代表会议,38名由老百姓自己选出的村民代表逐户了解灾情,最终选出500多户享受补贴。名单一公示,村民们心服口服。“老百姓在自己的事情上能当上家,才会把这里当家。”大河村村支书伏聚鹏说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