新华社太原6月1日电 题:住上新房 娶来新娘——晋北易地搬迁脱贫户的幸福“心语”

新华社记者柴海亮、王学涛、孙亮全

自从搬入新家,坊城新村的村民一年娶回9个新娘。

包養網價格要不是有新房,媳妇还真娶不回来。”30岁的白利军新婚不久,门窗上的大红“喜”字还在熠熠发光。“从20出头到快30岁,相了十多次亲,女方嫌房破,都没谈成。”

坊城新村是山西省大同市云州区的一个易地扶贫搬迁安置村,要搬迁的两个旧村子都是贫困村,土窑洞多,光棍也多。

白利军家,因母亲肢体残疾、父亲年老体弱,2014年被认定为建档立卡贫困户,2019年脱贫。他初中没毕业就辍了学,以电焊手艺为生,但挣的钱离买房还很遥远。现实一度让他感到很无奈,包養甚至做好了打一辈子光棍的准备。

转机出现在两年前,在国家政策扶持下,云州区大坊城村和西咀村开始整村搬迁,并合并成了坊城新村,水泥路、绿化带、健身广场、技能培训服务站等现代化设施让村民告别了“黄土味”。

白利军的新家,独门独院、红瓦白墙,颇有田园气息包養網。三间正房,建筑面积70多平方米,屋里电冰箱、电视机、洗衣机、现代化厨房设施、水冲厕所一应俱全。屋外小院内,黄瓜、茄子、西红柿等蔬菜长势喜人,生机勃勃。

回忆起过去在大坊城村的生活,白利包養網军的父亲白高山拿出旧家的照片说:“就这三孔土窑洞,墙体开裂掉皮,每逢下雨,全家忙着上房盖塑料布。”

由于父亲早逝、家里贫穷,白高山30岁时娶了一位患有小儿麻痹症的妻子。20年后,儿子的婚姻大事又让他犯起了愁。“没想到这个愁,是党和国家的好政策帮我解了。”他说。

尤其让白高山满意的是,2019年3月搬进新家,他只掏了一万元房款。

坊城新村党支部书记刘世贵,曾是大坊城村的村干部。他说,在旧村时,有五六年没有听到娶媳妇的鞭炮声了,搬到新村后,鞭炮声不断。

住上新房、有了儿媳、添了孙子,白高山家的好事一桩接一桩,老汉脸上掩饰不住内心的喜悦。

然而,刚搬进新房时,白高山没有“家”的感觉包養網,儿子的婚事和下一步的生活都是他的“心病”,随着这些问题逐渐得到解决,归属感才慢慢找到。

合作社流转了他家17.6亩地,每年流转费7680元;道路两侧绿化带占用他家5.5亩地,每年流转费4400元;儿子当电焊工,一年能挣三四万元。

除了土地流转费、合作社分红外,坊城新村村民还可以在合作社打零工挣钱。这样老百姓就有了租金、股金、薪金“三金”收入。

坊城新村有2690亩土地,退耕还林1200亩,村民们在剩余的土地上种植当地特色产业黄花、经济林和小杂粮。

此外,新村附近有三个国有林场、一个农场和医药园区等,村民也不愁打工的去处。

为解决搬迁群众“就业有岗位干不了,创业有想法没办法”的问题,当地政府还有针对性地开展技能培训,确保人手一技。

坊城新村现有196户住户,近四成是脱贫户。如今,住上新房的人们开始了新生活。

By admin

發佈留言

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。 必填欄位標示為 *